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脸红心跳> 第3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1 / 2)

中华武术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一门学问,包罗万象,深不可测。一个人纵是穷毕生精力,也不可能窥测得它的全貌。

简而言之,武术分内外两家。外家以少林为主;内家以武当为大。中国共有一百三十多个门派,但大多都是少林派的分枝。天下功夫出少林,也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无中生有。武当派的创始人张三丰年轻时就是少林寺的弟子。后来因误会而另立山门,开创了内家拳一派。像清朝中后期横空出世的太极、形意、八卦与先前的少林拳合称为中国的四大名拳。太极脱胎于武当,据说为张三丰所创;形意拳和心意拳是一家的拳种,是明末清初的姬际可从岳飞的岳武穆拳谱里领悟出的一门武学;八卦掌由董海川创立;少林拳以达摩为开山鼻祖。

一个拳种刚创立时,是非常简单、简洁、明快、实用的。比如八卦掌刚创立时只有单双换掌,但经过董海川的诸多成名弟子发扬光大后,最后增加到八八六十四掌,也分出了好几个流派。形意拳刚创立时也只有五行拳,但经过逐步完善,增加了技击十二形和诸多兵器。太极拳由陈氏发扬光大后,先后又有了杨式、武式、李式、吴式、郝式、孙式等新的派别。大成拳是在形意拳的基础上吸收诸多门派和西洋拳击的优点创立起来的。刚创立时只有站桩、试力、走步、发力、发声、推手、实作七样功夫,称为七妙法门。主要是养生和技击两部分。通过不断发展,又增加了养生动功和兵器,使它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任何一个拳种,都是由简入繁的过程。这一是说明后来者把自己多年的练功心得体会和感悟融入到了原来的功法里面,补充了原创的不足之处。二是说明这种拳很有生命力,实用性大,练习的人多,那些出类拔萃者把自己的研创都充实到这个拳种之中,才会使得这种拳越来越丰满完美。

但这样做不好的一面也逐渐暴露无遗,就是那些照本宣科靠拳谱练习功夫的人很难找准练拳的最佳途径。眼花缭乱、种类繁多的功法介绍,最容易把人引向歧途。正所谓乱花迷眼,乱功误人。哪一种功法都很高级,一个比一个看着更能通往功成名就的殿堂。哪种功法都想涉猎一下,又都是浅尝辄止,没练出名堂来又换了另一种功法。如此一来,反而很难登堂入室,有可能会一无是处,一无所成。用了心血和时间及精力不少,收获反而寥寥。不如选好一个拳种,就练那一招两式,专一并持之以恒地坚持练下去,反而能见大成效。

要想练出真功夫,非得拜明师不可。明师不一定是名师。关键是你拜的老师得明拳里,明是非,明良莠,会去糟存精,只教你真正的实用东西,指好明路,让你心无旁骛地专心致志练习,才能使你真正走上功夫大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明师就起那一句话的关键作用。

功夫练好了就会达到一定的境界,最高级的状态就是万法归宗境界,也是万法归一状态。“一“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最容易、但也是最重要的一划。缺了它,就如大楼没有根基,建得再高,终是危楼一座,废物一堆。“一“也是由极多浓缩成精华的结果;“一“是物质万物的起始,百态的开端,世界的原始。古人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的就是任何实质性事物的发展必须要从“一“开始起步,然后才有整个物质世界。

“道“还在“一“的前面,岂不是说先有“道“才有“一“这个概念?但你要知道,所谓的“道“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它不是一种物质,而只是一种状态,毋宁说是一个概念。也就是一个啥也不是啥也没有的东西。我说这,你老人家可能会听得云里雾里,搞不懂我说的是什么东西,你还是不能理解“道“的本质问题。关键是这里面牵扯到了哲学上一些问题,矛盾统一呀,唯物唯心辩证论什么的,这些虚无晦涩的东西最容易引起人们的茫然,所以人们才不好理解“道”的本质问题。

“道“就是混混沌沌、茫茫苍苍、无边无际、模模糊糊、莽荒一团的一种状态,它包罗万象,无所不容。世间万物包括宇宙都在“道“的范畴之内,没有什么东西和物质能超出它的范围而另行存在。

“道“处于一无所有和无所不有的状态中,比任何的物质都原始,比什么都简单,但却又比任何物质复杂得多。矛盾吧?

世界在“道“的范畴下,通过多种因素的反复相互交织、糅合、反应,就会生出不同的物质出来,也就是无中生有出一些物质来。

我再对你通俗地说一下。比如宇宙刚开始就是一个混沌一片未知未名的模糊状态物质,还是一锅大杂烩。杂烩菜你懂得的,谁都吃过,就是好多种蔬菜掺乎在一起,在大锅里炖的菜。宇宙这时正处在这样的状态,这就是“道“的境界。听好了,“道”这个概念出来了。

假使有一天,突然发生了点事故,炖杂烩菜的锅突然有了一个大窟窿,一锅菜迸射得遍地都是,这锅菜就没了。

宇宙也是这个道理,也是被一个突然未知的原因冲击,也四分五裂了,它里面的很多东西也是遍地开花。于是,宇宙就不是原来的宇宙了。就似杂烩菜流了一地没法吃了,一个道理。

但物质不灭的原理在什么时候都适用。杂烩菜流了一地,只是没法吃了而已,但它还是叫做杂烩菜。就似宇宙爆炸了,也还叫宇宙一样。于是乎,这些杂烩菜里的原有物料都露出了原来的模样;或者因为被大火炖了一遭,原来的蔬菜都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你比如白菜帮子变成了石头,最后石头与石头堆积成了高山;土豆变成了土地;粉条变成了山谷河流;菜汤变成了大海……这个世界完全因为一锅杂烩菜的倾覆改变成了另外一个新的世界。

宇宙也是这样,它的混沌状态被打破以后,它里面蕴含着的物质都发生了出人意料的改变:沉重的下沉成为大地;清轻的东西上浮成为天空;液体变成了水。发光的物质变成了恒星,昏暗的东西变成了行星;又有某些东西变成了月亮之类的东西。整个新的宇宙已经重新形成。现在已经到了“道生一”的地步。记住,“一”的概念和形态已经出现了。

地球只是宇宙这个杂烩菜里的一种不太重要的佐料或者不是特别关键的一种食料。但它因为菜锅毁坏的原因,也成了流在地上的一分子单独地存在着。地球在宇宙里是可有可无或者无关紧要的一个小不点,有它没它对广袤无疆无边无际的宇宙来说都是一个样,说白了,有它不多,没它不少。宇宙里随随便便的一块石头都比它大得多。但地球也是因为未知或者巧合的原因,能够受到太阳这个发光体的辐射照耀。而且地球也是因为未知的原因,能围着太阳做有规律的运动。正是这种偶然的因素,地球上的白天黑夜有了规律性的运转。

地球在宇宙崩裂的时候,上面除了山就是水,其他再没有任何有形的物质。但部分土壤是怎么来的呢?它是后来因为水的光合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腐尸堆积后产生的。说微生物死亡之后的灰尘叫做腐尸,也不太准确。但任何物种完成生命循环之后都称作零落泥土碾作尘的说法,应该是有共识的。于是通过若干亿年的微生物与生物的死亡和尸体腐朽后的累积,地球上才有了土壤这个物质。地球上土壤的实有量相对于水和山,所占比例是非常少的。古人都知道三山六水一分田,可见土地的稀少。

但地球正是因为能侥幸受到太阳的照射,而且是适当温度的照射,才使表面的水发生了光合作用,在夜间又不知不觉地滋生孕育了很多微生物出来。记住,“二”这个概念又不知不觉产生了。“二”就是水中的原始微生物。所以说,地球上有生命特征的出现,完全是出于一种巧合和偶然,也是一种幸运。仅仅一个小小的太阳,就有九大行星,地球是其中的一个。截止目前,我们也就知道只有地球上能适宜动植物的生活,其他那些行星基本上还是处于宇宙爆炸时的状态,除了山还是山,就是有水也可能微乎其微。因为它们吸收太阳的热不均匀,不是太热就是太冷,要么把你烤死,要么把你冻死。脆弱的物种生命怎么能受得了那样的折腾!所以那些行星很难孕育出生命来。

太阳是银河系里一颗微不足道的恒星,竟还有那么多的行星围着它旋转。那银河系里有着数以万计的恒星,也有可能会有同样条件同样机遇的行星像地球一样有着灿烂辉煌的文明。他们的科技有可能远超我们几亿年;也或者远远落后于我们地球几亿年,正处于莽荒状态,还没有高等动物在统领世界。我们人类能成为地球的王者,也是纯属偶然。主要是猴子比其他动物相对聪明也相对狡猾,它经过漫长及残酷的生存搏杀,终于成了一枝独秀,进化到了人这个阶段。假使地球上有其他一种动物率先像猴子一样、蹦蹦跳跳地为生存而绞尽脑汁地奋斗不息,那么猴子也许就是另外那个高级物种的盘中餐,坐下骑,掌中物。我们人类的能力和技术手段碾压其他一切动物,所以才敢放心大胆地吃食其他动物。那些猪马牛羊才会服服帖帖地受我们掌控。细想一下,其他动物也是和人类一样,都是地球上的一个原始的鲜活生命,我们人类残忍地把他们屠杀并咔嚓咔嚓地吃到了肚里,也是够不人道的,更不公平。佛家提倡吃素,从悲天悯人和本是同根生的角度来解释,也委实是人类善良慈悲的一种真诚体现。不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落后就得挨打甚至被杀戮,愚昧就被戏弄和屠宰,实力不行就得被淘汰,能力欠缺就得被他人取代……世界就这么残酷,所以人活在世上就得不断进取不断奋斗才能适合大自然的法则。佛家所提倡的清心寡欲以及因果循环概念只能适用于个别人和个别地方,不适用整个世界。别人扇了你左脸一巴掌,要按佛家的观念,你应该再伸出右脸让人扇个够,以你的真诚感化那个残暴不仁的人。这是佛家致命缺陷的地方,所以这个理念在中国行不通。于是佛教为了入乡随俗,在中国做了适当的变通,也有了以暴制暴的概念产生。中国的佛教也提倡对那些丧尽天良,坏事做尽的人进行奋起抵抗,无情打击。别的国家的佛教徒也许为了信仰,进行自我牺牲式的静坐抗争,哪怕刀架在了脖子上,也是矢志不渝,坚贞不屈;但中国的佛教徒绝对会为了正义和道义而做出顽强的抵抗,不会束手待毙。那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隋朝末年的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侠义壮举。

又扯远了,还得接着刚才那个话题聊——

这些微生物出生以后,又经过n亿年的进化,一部分成了藻类植物,一部分成了单节动物。这时“三”这个概念出来了。单节动物经过多年的进化,成了复节动物,最后又进化到无脊椎动物,后来成了脊椎动物,这时地球上的物种越来越多,到了“三生万物”阶段。反正是越进化越高级,动植物又因为某些原因,比如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等原因,致使沧海变桑田,平地成湖泊,大洋大海变成高山。很多先前只能在水里生存的动植物,都迫不得已到了陆地上生活。于是,原先的光秃秃的土地上有了原始森林,有了爬行动物,最后又有了人类。再以后就有了我们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并一直到了我们这个说是新时代又是原始低级时代的世界。

我如此费尽口舌地解释物种的起源,为的就是叫你知道“道”是怎么回事。知道了吧?“道”就是宇宙的原始状态,包括宇宙的一切;但它不适用于宇宙以外的事物。宇宙有多大,对我们现在的人类来说还是未知数,我们对它的认知也仅仅是很低级的认识阶段而已,它的原本内涵以及以后到底会发展到哪种情形,我们人类目前还没有标准的答案。那咱还是别多管闲事了,先干好宇宙内的事情再说宇宙外的事情吧。我看宇宙内的事情就够地球人折腾个几亿年的。碗里的都吃不完,还管锅里干什么。我们更不要去操心宇宙外的人类过得怎么样了!

“道”这个东西摸不着看不见,我们无法形容它的真实模样,它以“虚无”的状态真切地存在着,事无巨细地体现在地球上任何事物的上面,寸步不离地伴随着人类,甚至左右着人类的生活。你说什么能离得开“道”呢?从一些词汇上你就能感受到它与我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道理、道路、头头是道、大道无形、道不同不相为谋、天道酬勤、人道主义等等多不计数的词语直接和“道”相连,那间接地受“道”影响的事物更是数以万计。“道”是一切事物存在于世的根源,没有了它,世界将不复存在。

“道”的概念和“无极”这个概念差不多,都讲究虚无和无边无际。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一样的道理会有不同的说法和解释呢?这就是研究的人出发点不同,思维就有差异,外表的意象就会有差别,表现出的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同样的事物和现象在不同之人的眼里仍是有些细微差异的,但大道理都一个样,内容实质完全相同。这就好比有人坐火车去北京,有人坐飞机,也有人坐汽车,无论你乘坐什么工具哪怕步行前往,终归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到达北京。这也是为什么“道”会以多不计数的面目和形象、千姿百态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主要原因。

程戬讲一件事情都能把它解释的非常透彻,看似在周东扯西,实则暗地里有一条主脉在贯穿而行。很多分枝只是这条主脉的一条条分枝和毛细血管。这样更显得脉络清晰。像一个心脏的完整循环系统那样,你看到它在不停息地跳动,又能看得见周身的大小血管内都充盈着鲜红血液在周而复始地流动着奔腾着。

他讲一样东西,能讲得口吐莲花且妙笔生花,令宫晓感到眼花缭乱,但又听得津津有味。程戬讲话用语很好,能妙语如珠地娓娓道来,画龙点睛地解释出高深复杂道理中的疑难之处,简直是神来之笔。他能化繁为简,化腐朽为神奇,融汇变通,把阳春白雪的高雅变为下里巴人的通俗,并用轻松调皮的话语直白地表现出来,让平常人都听得懂并长到见识。这不能说不是程戬的极其高明之处。

程戬书看的杂,看后基本上又都能记住,所以才能时不时地给宫晓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有一天晚上,他俩坐在一中操场上的草地上闲聊。程戬突然指着满天星斗说道:“小姑,你知道吗,那个是王星,那个是王后星,那个是太宰,那个是太仆——”

宫晓对头顶上的星星都是常人似的司空见惯和熟视无睹。认为日月星辰就该这样存在,白天太阳出来,晚上星星月亮装饰天空,哪会在意星系问题!那不是吃饱撑的没事找事嘛!但她也知道一两个星星的名字,比如北极星、启明星,牛郎织女星,其它的叫什么就一无所知了。她不知道天体运行论,所以也理所当然地认为程戬又在胡说八道甚至在瞎吹一气,就打断程戬的讲话,疑惑地问:“你小子还知道天上的事情?”

“当然!”程戬大言不惭地接到。

“你就吹吧!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宫晓挖苦他道。

于是程戬就不再和宫晓争辩,他要用事实说话,以显示自己知识的渊博——

这个天上的星系,与地上的体系相通。中国的星系理论,完全是按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由高到低的政治体系为依据,进行细致入微的划分,组成了中国人的一套星相学。你比如皇帝为老大,当然占据王星的位置;皇后次之,要占据王后星的位置;下面就是按官职的大小逐一划分,宰相、副宰相、监察御史、尚书仆射、侍郎员外等等各司其职并占据应有星位。这样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最高管理系统,然后四面八方铺展开来,再建立起省、府、县的管理体系。就这样,整个天体星系的框架就建立了起来。

古代的星象家这样划分星系,一是为了便于观察记录天上星系的运行情况,二是为了迎合奉承统治阶级,显得众星拱卫皇庭,皇帝处于最重要的中心地位,才刻意为之的,于是就把地上的那一套生搬硬套在了繁星点点的夜空。

星象家也是人,他们为了受到皇上的重视,多得钞票并发家致富,更为了哗众取宠,显得自己能通天彻地,与众不同,就会故弄玄虚,煞有介事地上报皇帝说:“陛下,据臣夜观天象,有一不明物体正向王星扑来,皇上您三天内一定不要出深宫一步,以防不测之祸发生。”皇上对这些星相达人向来就佩服得五体投地并言听计从;如今这个星宿大师哪怕是虚张声势也好,或者胡编乱造也罢,皇帝听他一诈唬,方寸大乱,就乖乖地躲在深宫内三天足不出户。反正皇帝不上班也没人敢给他记旷工,更不会有人扣他的工资。那就躲在后宫佳丽中逍遥快活呗,大享人间温柔就可以了,无所谓的事情。

程戬正兴致勃勃地讲着,突然被宫晓打来的一拳打断:“你小子就是个色种,讲这个事情用得着说些色迷迷的下流语言吗?”

程戬捂着胸口呲牙咧嘴地叫痛道:“小姑,你这一记炮拳,蕴含了千均威力,在下要被你打残疾,动弹不得了。”他接着又说道:“在下已经说得够含蓄了,我还没说他们扒光衣裳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打滚呢,你就这样大惊小怪,还打伤了我。”

宫晓笑骂道:“好好,反正你那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我不打搅你了,你就给我正经点,好好地讲,文明地讲。——讲好了给你奖赏,明天多给你做点好吃的犒赏你。”

于是程戬就绘声绘色地接着讲了下去——

以王星为中心,建立起京都京畿重地,然后把宇宙的四面八方划分为四个省,即东方的苍龙省,西方的白虎省,南方的朱雀省,北方的玄武省。当然,这四个省都是由繁星组成,里面都有复杂的星座。而且每个省有每个省的特色。你就好比一说山西,人家都知道那里有个五台山,煤炭大省;一说山东,就知道那有个泰山,还有山东大饼配大葱;一说xj,就想起葡萄干、哈密瓜……总之吧,天上也一样,每个区块里有每个区块的鲜明特色,即每个方位有每个方位不同的星座和星系。古代的星相学家会根据每个区域内星体的变化情况,就能推算出一个地方未来一年或者几年的大致情况。即哪一年多雨,哪一年干旱,哪一年有可能出现蝗灾,哪一年庄稼要歉收,或者适宜某种植物丰收,或者哪一年会有大灾难出现,等等诸多征兆情况。如实汇报给中枢首脑机关,上级领导就会提前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安排,总之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那时的星相学家就似现在气象局里的专家学者,把天气预测得相当准确甚至很精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