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节(1 / 1)

随即,安庆转过头吩咐明月,“抓几个得心的内侍,去查查她们母女俩为何争吵。”明月点头。捻着衣袖想了想,安庆又接着道:“还有,着人去母后宫里问问,近日来那文贤长公主的动向!现在就去!”明月弓着腰,回了声“是”,转身便走了,只留了别枝一人跟随。觉得自己已然思虑周全,安庆满意的笑了笑,朝着江舒宁开口:“我记得纪大人说过,事先准备则有备无患,还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这叫知”顶着安庆期盼的目光,江舒宁小声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安庆满意的点头,拢了一把江舒宁的袖口,轻轻捏了捏。“还是你记得更牢固。”江舒宁与安庆并排走着,别知就跟在二人身后,一行人越过穿堂,出了翊坤宫,再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出了皇宫内庭。卯时三刻,晨光渐起,云端忽明忽暗,赤橙一片。已是暮春,原应是草木葳蕤一片,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的景色,但在皇宫内廷漫步,目之所及,只有高耸的朱墙和的灰白砖道,处处庄严肃穆却又华美瑰丽。若是日日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心情难免抑郁。江舒宁想到自己虽进了皇宫,却是与安庆伴读,还能时常出宫,也算得上是幸运了。望着天边,云檐交接处,不由得弯了嘴角。顺着前面的路,在拐过一条长道,就能从左掖门出去就能离开皇宫了。只是江舒宁这边才和安庆走了没几步,就看见迎面两个熟悉的身影过来。安庆眼睛一亮,随即抓着江舒宁过来,在她耳边低语,“前面的两个人,是不是陈夫子和纪夫子?”仔细去看,两位身穿大红纻丝圆领袍,腰系象牙束带的身影款步而来。右侧的人官服上缀着四品孔雀,身量略矮一些,左侧的人胸背上缀着七品鹭鸶,远远瞧着要高上一尺,肩背也更加开阔挺拔,气质清冽,步履从容缓和。江舒宁望过去,那两人背着朗日而行,光晕模糊了她的眼,但那两人周身的气度,她却是识得的。陈学士要更沉稳些,而立的年纪,平常是不苟言笑的,只在偶尔讲课的时候露出些许温和。纪大人现在还没有几年后那股子凛冽萦绕,气质温和,疏眉朗目,举止言谈处处温润儒雅。只是,对于还未及冠的人来说,这样的心性,许是过于老成了。江舒宁收回目光,轻轻地“恩”了一声,“公主没看错,是陈夫子和纪大人。”得到旁边人肯定的答复,安庆却有些紧张,不由得低低喃了句“怎么在这处碰上了两位夫子!”安庆几日前因课业被陈学士指责,虽说现在心里是平静了不少,也能坦然面对陈学士了,但她这趟可是要出宫去玩耍的,多少心里有些发虚。想了想,便立刻扯着江舒宁的袖子,“待会儿两位夫子过来,我们招呼一声,我就不说多的了,他们问起你就说,就说我喉咙不舒服。”江舒宁乖乖的点头。片刻后,几人迎面碰上。第21章 不能让纪大人折在福安手里。陈学士早就看见了江舒宁与安庆,再看她们打扮,想也不用想,便知道定然是要出宫去那南苑围场。安庆生性顽劣贪懒,读书习文虽说有些聪慧气,可又难以静下心来,太过活泼好动,长此以往那些不多的聪慧气必然被消磨的干净。但安庆贵为公主,他最多最多,也只能本着夫子的名义训斥上几句,再做不了旁的什么了。恨铁不成钢,无外乎如此。倒是江侍郎家的这位让他有些意外,原本以为,她养在淮安少了父亲的教导,应是不比其他书香世家熏陶出来女子的聪慧,但却并非如此,她到有许多地方有过于常人的领略,轻易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仔细想来也说得过去,毕竟有江侍郎那样一位父亲。不过也可惜,志不在此。若说安庆有三分的聪慧,只肯用一分,那江舒宁便是七分的聪慧,装作用了七分,实则只用了一分。总而言之,都不是什么让人省心的。思及此,陈学士忍不住长叹一声。如此情绪外露,自然是引起了旁边人的注意。纪旻叙问他:“陈大人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烦心事?”他们两人这趟是要去集英殿,一同整理史册典籍的。自打纪旻叙需入仕以来,他便被分派到陈学士身边,除了偶尔要去东阁给皇帝侍讲古书之外,再就是循着安排去给公主讲课,平常大多都跟着陈学士一道做事,几月下来,陈学士脾性如何,纪旻叙自然是清楚的。从来不会妄自菲薄自怨自艾的人,如今竟满脸愁容,甚至唉声叹气,这怎能不引他注目?陈学士摇头叹息,“还能有何事,不就是公主的学业么”话音才落下,纪旻叙就注意到了前面的两位少女。都穿着窄袖骑服,样式大抵相似,只是颜色不同。那彤色衣衫无疑是安庆,另一个穿着豆绿骑服犹如柳条般青翠的,就是她了。明明也不好动,从来都是经不起风吹模样,穿着这样一身衣服,倒还拔出了些朝气。他没有看过这幅样子的她。纪旻叙辗转轻笑,想起许多年前的一些事情。那时他十岁,还在淮安府,是南陵县清晖堂训科的独子。那几年,读书闲暇之余,他都会帮父亲在清晖堂做事,识药抓药这些,他比许多年长的人都更加娴熟,日子长久下来,大部分街坊邻居都与他相熟。好像是在一个午后,日光正好,他自县学下课,替换给县丞出诊的父亲。这趟,他碰上了一个独自来抓药的小姑娘。小姑娘梳着总角,着桃粉色的衣裙,脸色很白,唇色也很淡,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着气,风吹就要折了的模样。但却一点都不怯懦,踏进清晖堂的时候,扬着一双水润的眼睛,认真的看着他。明明人还没有柜台那样高,却还是艰难的踮着脚,想与他说话。纪旻叙从未见过这个小姑娘,模样陌生,似乎也不是南陵县里的,想来应是哪家走丢的姑娘罢。他给她搬了一把矮凳坐着,让她乖乖的等她家人,但她却不听,固执的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口中喃喃的说,自己是来抓药的。他觉得好笑,问她是来抓什么药的。本以为这样的问题是该考住这个小姑娘的,但她只想了片刻,掰着稚拙的手指,一样一样的将要抓的药和分量说得清清楚楚。纪旻叙将她口中说的药方听了进去,仔细想了想,那是一张药性温良,缓和先天不足,固根培元的方子。这样一张方子,短期吃着没甚作用,得长期服用着,喝到人都浸出了药味,许才会有所裨益。他搬了张杌子与她一同坐着,问她,“你要的那些药,是给谁抓的?”她一双眼悄悄的打量着他,似乎还带着几分不信任,一双软和晶莹的手垂在膝间勾得紧紧的,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吐出了那些字。“我给自己抓的我都说了一遍,你为什么不去给我抓药呢?”果不其然,只是靠的稍微近了些,小姑娘身上那股苦涩的药味就显得有些突兀了。止住回忆,纪旻叙抬眸看着数丈外的人,这么多年过去,她好像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不过,没有变化才好啊。江舒宁稳定心神,镇定的朝面前二人行礼。“陈大人,纪大人。”稍后半步的安庆也跟着一道轻声喊了人,而后,安庆便朝着江舒宁使眼色。江舒宁会意,微抬着头,“两位夫子大人,这是要去哪里呀?”安庆满意的攥紧拳头,好一个反客为主。陈时徽看着眼前两个面色坦然学生,眉头微蹙道了句,“我与纪大人一起去集英殿有事务处理,你们两个这又是去哪?”他眼眸一斜,朝着午门的方向探了探,随后道:“公主和江小姐,这是又要出宫了?”安庆连连点头,江舒宁硬着头皮说了声“是”。这时,陈时徽注意到了安庆的异样,他问:“公主怎么了,平常最多话的人,怎么如今一句都道不出来了?”江舒宁连忙解释,“公主她喉咙不太舒服,要少说话呢。”“这都不太舒服了,还要去南郊围场跑马?”陈时徽捏着眉心长叹一声,“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将课业完成,好好的温习几遍书本。”江舒宁小心翼翼的看着陈学士,“先生说的是。”“那你可曾记在心里,一有空,便和公主一道出去玩耍,你们真是”“陈大人,”纪旻叙温声打断,缓了缓,等陈学士将视线放过来,才又接着道,“那典侍官还在集英殿等我们。”陈时徽拧着眉心,犹豫片刻后止住了话题。“罢了,你们两个年纪还小,贪玩些也是常理,只是,课业记得一定要好好完成,切不可糊弄了事!”江舒宁挺着背脊,恭恭敬敬的应声。一边的安庆,也连连点头。随后,江舒宁与陈学士道别。在她视线触及纪旻叙时,那人突然抬起手,修长的手指置于衣领前襟,顺着衣襟朝下轻轻滑动,清俊的面容上还挂着浅淡的笑意。江舒宁愣住,有些不明白他此举的意图,而她下意识低下头来看,才察觉到自己的衣襟有一角没有折好。虽不至于有碍瞻观,但细究起来也属于仪表不妥的范畴了。顺手把衣襟整理,江舒宁正想道谢,但再回头看纪大人已经走远。心中有几分怅然。安庆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多亏了纪大人开口,不然,陈大人肯定还要继续念叨我们呢!”江舒宁收回目光,跟着说了声“是啊”。几次三番的,真是多亏了纪大人啊。“这样好的人,我们就更不能让他被我姑母随意的做主了。”说到这里,安庆也有些无奈。可惜自己年纪还太小,贸然直接张口和母后说这样的事情,肯定容易引起是非争端,保不齐母后还以为自己看上纪大人了呢,这可千万要不得。确实和安庆说的一样,她们这样好的夫子,不能被其他人随意做主婚事。可上辈子,纪大人与福安县主确实是没有缘分的,甚至不需要其他人从中干预,这桩所谓的姻缘并会不了了之。想到这里,江舒宁开口:“这只是文贤长公主的意思罢了,如果福安县主不同意的话想必也很难,再说了,纪大人是我们大魏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他那样的人物,也未必肯呢。”做了福安县主的仪宾,几乎就是心照不宣的走了捷径,就算能够身居高位,仕途必然受到限制。志向高远之辈,轻易都不会选择做皇室女子的仪宾。纪大人有鸿鹄之志,必然不会愿意。安庆却不以为意,“江舒宁,你这就小看我那位姑母了,你以为,她想做的事情,一向都是光明磊落,不会使上些见不得台面的手段吗?”在安庆看来,她那位姑母,是做得出来把人绑去福安面前的事情。江舒宁一时间哑然失语。安庆见她这样,拽着她的手安慰道:“你也不用太担心,总归我是不会让纪大人这朵花折在福安手里,福安那边的动向和我母后那边的情况,我都会让人照看着,及时回禀我。”“我可是皇恩眷顾的公主,难道还奈何不了一个没什么地位的长公主?”“不过必要时候,江舒宁你可也得帮我,纪大人是我们共同的夫子,总不能就让我一人出力了。”江舒宁仔细想了想,随后十分郑重的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