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185章 18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5章 184(1 / 2)

唐家是商籍,处心积虑地想攀关系无非是想找个靠山,唐恒虽是唐家人,但自幼仇恨他们,恨不得他们死绝,真要把唐恒接回唐家,家宅恐怕难以安宁。

郑鹭娘就不同了,她是女子,女子本弱,寡妇尤甚,郑鹭娘这些年没少被人非议,有人传她与很多人眉来眼去不清不楚,邻里就没有妇人不讨厌她的,同意这样的人进府,不止会让她感恩戴德死心塌地,而且能牵制住唐恒,但凡郑鹭娘在,唐恒就不敢来唐家嚣张。

生恩不及养恩大,唐恒毕竟是郑鹭娘带大的。

偏偏遇到唐恒那个油盐不进的横生出枝节来,唐老夫人不喜道,“此乃我唐家家事,谭老爷便是帝师转世也不能过问咱们家事吧?”

说到最后,她自己不确定了。

帝师啊,那样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怎么就不是唐家亲戚呢?

“祖母,他不是咱能惹的,没听他说去衙门说吗?这位谭老爷做事雷厉风行,亲儿子都能亲手送进监牢,何况是咱们了。”唐复不明白唐老夫人心里打什么主意,在他看来,父亲使的手段上不了台面,真闹到官府,保不齐被安个逼良为娼的罪名,那可是重罪,花多少钱都把人赎不出来。

而且官府看在谭家的份儿上会不会报复他们都不好说,唐老夫人想想也是,别引狼入室害了儿子,她不敢再提郑鹭娘的事儿,而唐老爷和几个儿子,更是满目惊惧的去客栈见谭盛礼,担心谭家觊觎他们家产,硬是买了身旧衣衫穿着。

他们去客栈找谭盛礼时,唐恒正跪在桌边求谭盛礼。

唐家人欺人太甚,郑鹭娘将自己关在房里不吃不喝,唐恒担心她有个好歹,“表舅,我不要谭家家产了。”他表情凝重,“我能否求表舅一件事。旧时光文学..(请来原站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黔州民风保守,女人只能依附男人过活,郑鹭娘带着他受了很多冷眼嘲讽,他以为郑鹭娘不会将此放在心上,直至刚才郑鹭娘告诉他离开黔州回夫家,郑鹭娘是嫁过人的,成亲不到半年丈夫就死了,夫家人嫌她晦气要将她嫁到很远的地方去,姐妹情深,他母亲想法子将人接到家里来。

然后家里出了变故,就剩下他们两人,郑鹭娘在母亲坟前发誓要把他抚养成人,这些年任劳任怨地照顾他,不是没有男子上门求娶,郑鹭娘都没答应,还说有他就够了。

他心里一直都这么以为的,打心里将其认作自己亲娘。

没想到郑鹭娘会想离开。

黔州的宅子已经卖了,他们没有落脚的地,郑鹭娘在黔州靠什么过活?而且唐家那群人不要脸,他不在,只会不断地找茬

“表舅,我只求你一件事”唐恒仰起头,像抓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你能否娶我四姨,你放心,我们发誓不夺谭家家产。”

人们说他四姨命苦,男人死了,好不容易捡个儿子养老送终,可儿子攀上高枝了,可怜她人老珠黄无依无靠,还说他四姨那些年就该再嫁的,否则早有自己的子孙能安享晚年了,类似的话唐

恒以前就听过不少,但从没像现如今难受。

明明他读了书识了字,将来会有大笔的家产,人们为何笃定四姨跟着他会过得不好。

★芒鞋女的作品《家祭无忘告乃翁》最新章节由≈lt;ahref=&ot;:&ot;≈gt;旧时光文学≈lt;/a≈gt;全网首发更新,域名★(请来原站~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唐恒想不明白。

谭盛礼垂眸,扫过脸颊淤青的唐恒,他驼着背,神色沮丧又满含希冀,“你四姨呢?”

“在房里,要不是大表姐听到她屋里有动静,没准她就背着包袱偷偷走了。”明明说好相依为命的,郑鹭娘却要离开了,谭盛礼看了眼桌上的书,“先起来吧,我去看看她。”

恶语伤人六月寒,世人眼里,郑鹭娘守着外甥不嫁是不被理解的,如今看唐恒改邪归正,不乏眼红羡慕者乱说,就像赵铁生考中秀才后不也是这样的情形吗?

谭盛礼刚敲响郑鹭娘的房门,唐家人就到了,所谓男女有别,他们看谭盛礼堂而皇之的随郑鹭娘进屋,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底愈发害怕。

原来,谭老爷中意郑鹭娘!

几人面色惨白,缩着脖子,轻手轻脚地走下楼梯,准备等谭盛礼忙完正事再说。

谭盛礼隐隐明白郑鹭娘心里想什么,郑鹭娘不惧流言蜚语也要独自抚养唐恒,她做什么都是为唐恒好,唐恒以前混,做事不着边际,如今读了点书,郑鹭娘就担心自己是否拖累他了,女子柔弱,但为了家人什么都能牺牲,唐恒祖母是,谭佩玉是,郑鹭娘也是。

“恒儿很担心你,他满身恶习但真心想孝顺你给你养老。”

郑鹭娘背着身整理包袱里的衣衫,语气听不出异样,“我知道,只是我有手有脚的,哪儿用得着他给我养老。”

“他说你同意了的。”

郑鹭娘顿住,又说,“那时他年纪小,我自是顺着他说,我夫家在黔州东边小镇,离得不远,他要是想我了随时来便是。”她公公早些年就过世了,就婆婆还在,饮食起居需要人照顾,妯娌来信问过她,若想回去回去便是,但要照顾婆婆。

她觉得不难。

“你知道他不喜欢黔州。”以唐恒的性子,往后回来的次数恐怕不会多。

郑鹭娘沉默了。

“你是不是害怕拖累恒儿?”谭盛礼又问。

“不是。”郑鹭娘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是。”

谭盛礼叹气,“果然如此。”

郑鹭娘皱眉,放下衣衫,回眸看了谭盛礼一眼,忽然问,“谭老爷以为我错了吗?”她名声不好,跟着唐恒不是拖累是什么,唐恒性格急躁,与其让他因为自己和人打架斗殴,还不如她离远些,左右没多少年头好活了,不给唐恒添乱不是更好吗?

谭盛礼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你以为的成全,会让他这辈子内心都不得平静。”

他语气平静如常,却让郑鹭娘想到了唐恒祖母,那个为了娘家人毅然决然自杀而亡的人,谭盛礼的意思是她的做法犹如恒儿祖母吧,人死了,留给娘家人却是还不尽的恩情,她张了张嘴,想说自己不是那个意思,顾及唐恒性子,又忍住了。

有些事情,她认为

里做应当,可在唐恒心里不见得那样吧。

“跟着恒儿吧,让他陪着你。”

郑鹭娘哑然,“我”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人总要往前看,否则受折磨的还是自己。”谭盛礼说,“至于外边闲言碎语,哪天转了风向也不见得。”

世道待女子严苛,认为女子不嫁有罪,和离被休有罪,死了丈夫有罪,生不出儿子认真想想,她们罪在哪儿,嫁不嫁人是自己选择,和离被休是逼于无奈,做寡妇更不是她们所愿,但人们就是认定她们有罪,连她们自己都是这么认定的。

他进宫递辞呈时,皇上问他,“祭酒,朝廷安顿乞丐帮扶弱小是由读书人起的头,你说各州各府的读书人都能心怀苍生为民做事这天下会如何?”

他记得自己当时的回答,“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无为而治也!”

世道会变得很好,但他觉得还能更好。

谭盛礼没说唐恒所求之事,他无心男女情爱,郑鹭娘真要注重那些,他给她一个名分又何妨,“我娶你如何?”

若是能让她过得好点,不碍事的。

郑鹭娘愣住,沉默半晌,低低道,“我你与恒儿说我不走了,守着他娶亲生子。”人贵有自知之明,她明白谭盛礼娶她不过希望她不去计较外人闲话,郑鹭娘哪能给他添麻烦。

“我和他说。”

而他求娶之事,郑鹭娘没应,谭盛礼也没再问。

他们是两日后离开的黔州,清晨早早就退房离开,没有惊动太多人,倒是在两州交界的小镇看到很多乞丐站在街头等候他们,“谭老爷,以后咱们都能去岭南吗?”

听说那是天下乞丐的家,去了那,他们就能摆脱颠沛流离的生活,踏踏实实以种地为生。

“除了岭南,你们还有可去的地儿。”

“真的吗?”乞丐们惊呼,“有饭吃有衣穿?后人能考读书考科举?”

谭盛礼:“对。”

“那是哪儿?”

“朝廷会安排的,相信等不了多久各州官府会通知你们。”

京城周边的县城已经紧锣密鼓的宣扬了,最迟这个月朝廷就会来消息,谭盛礼让他们配合官府做事,千万别做犯法的事儿,乞丐们点头如捣蒜,马车停靠在路边,乞丐们站在几步远外,扯着嗓门问问题,谭盛礼有问必答,待了两个多时辰才重新动身。

急着回去主持谭振学婚事,路上他们没有多做停留,唐恒倒老实,但凡有空闲就和乞儿去砍柴,卖柴的钱会给如兰买零嘴,等到京城,如兰和唐恒关系亲近很多。

这可把谭振兴嫉妒坏了,眼睛没少向唐恒射刀子,唐恒也不怕他,有空就带如兰就街上转,想到自己与秀才的恩怨,他特意去岔口找人,借钱不还有违人德,想亲自赔罪道歉,谁知那儿的人告诉他秀才走了,说是要去北边转转。

唐恒回去和谭盛礼说起此事极力撇清自己关系,那天后他就没见过秀才,秀才离开

京城和他没关系。

“那人洒脱随性不受拘束,只怕早想离开京城了。”

谭盛礼无意和薛葵阳提起,薛葵阳觉得遗憾,“这辈子若有机会和他秉烛夜谈该是何等畅快之事啊。”

芸芸众生,人各有志,薛葵阳忍不住期待这次游历的事情了,在谭盛礼不在的这段时间,他做了很多规划,谭盛礼要他收着慢慢研究。

谭振学的亲事没有大办,请的是平日走得近的人,还有街坊邻里,廖谦兄妹几人守孝,只廖谦送了礼来,礼是交到谭振兴手里的,“孝期不便入门,还望大公子见谅。”

“哪儿的话。”谭振兴暗暗打量着廖谦,五官清俊,气质脱俗,犹记得前些日子楚学士暗暗探他口风打听谭佩珠有没有许配人家,楚家门第清廉,若是以前,谭振兴会欣喜若狂,但听谭振业说了楚家的那些事儿后就不太看得起楚家,杨严谨他倒是喜欢,人聪明也上进,就是他老子不行,户部尚书,精于算计,小妹嫁进那样的人家会很辛苦。

猛地看到廖谦,谭振兴看妹婿的心思就来了。

但守孝不能谈亲事是风俗,谭振兴可不敢将廖谦逼成不孝子,挤了挤眼睛,“廖公子啊,我有件事想问你,等你出孝期了能否先来找我啊。”

近水楼台先得月,他看上的人不能跑了。

廖谦拱手,“是。”正好那时候他也有事想问问谭振兴,再好不过了。

谭振兴以为彼此心照不宣达成共识,转身回去了,遇到谭振业,还偷偷嘀咕了两句,“三弟,你觉得廖家如何?”

“不好。旧时光_文学(请来原站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谭振业说,“杨家更好。”

廖谦是长子,要照顾底下弟弟妹妹,而且看其志向,不像会在京城久待的人,他可不希望谭佩珠守活寡,“杨严谨品行更好,而且我打听过了,杨严谨还没说亲,大哥,你要知道,以小妹的聪慧,即便在后宫都能活得风生水起,何况是杨家呢?”

谭振兴不就怕杨尚书是户部尚书太过精明给谭佩珠使绊子吗,他也不想想,哪有公公给儿媳妇使绊子的,谭振兴想多了。

“那廖谦那边怎么办?”

“大哥承诺他了吗?”

谭振兴摇头,他又不傻,关乎谭佩珠婚事,他哪做得了主啊,谭振业说,“既然这样就没什么好怕的。”

“父亲那边”谭盛礼在准备谭生隐下聘的事了。

谭振业道,“父亲离京在即,小妹的亲事就由大哥来办吧。”

“我?”谭振兴心生怀疑,“我行吗?”

“最近这些事大哥不就办得很好?”谭振业拍拍他的肩,“别怕,还有我呢。”

谭振业说的事情是翰林院同僚送他妾室的事儿,明目张胆的约他出去就往他怀里塞人,吓得谭振兴身形僵硬,反应过来不惜与他们翻脸,他和汪氏相识于微,汪氏给他生了三个孩子,他跟其他人搂搂抱抱像什么样子啊,何况谭家没有纳妾的习俗,他是兄长,开了这个先例无异于给弟弟做不好的示范,这种事他不能做。

想到此,谭振兴自信油然而生,“好。”

等谭生隐的亲事尘埃落定谭盛礼就动身启程了,离开前他进宫见了面皇上,本来要先送谭佩玉她们回绵州的,逢冉诚要回绵州把妻儿接来,郑鹭娘想去绵州,她们结伴回绵州,谭盛礼则和薛葵阳往北去了,北边是游牧民族,民风未开化,在那里,谭盛礼他们遇到了那个秀才。

“谭老爷,你不会又是来找住的帐子吧,巧了,我带你们去?”

谭盛礼笑着答应,自此,身边又多了一个人,就在他们离开京城不久,皇上下令在京城往西南的州府县城大兴私塾,束脩根据各地物价来划分,镇最低,县城次之,府郡稍高,但比起现有私塾束脩低得多,普通人家欢呼不已,联想谭老爷不久前来过,百姓们大概知道怎么回事。

朝廷办私塾,现有的私塾就空置了,出于对私塾夫子的尊敬,朝廷花钱将私塾买下,而夫子若是愿意,可以进朝廷办的私塾教书,也算为朝廷办事了。

消息传开,举国沸腾。

等谭盛礼和薛葵阳他们离开北边南下,府郡的私塾办得绘声绘色,田野里少有几岁孩童没入学的,他回了惠明村,途中碰到了望父归客栈回来的老人,他佝偻着背,修缮院子周围的篱笆,旁边是撒种子的妇人,还有捧着书大声读的孩子,他没有停下来打招呼,马车驶过时,隐隐听到孩子的声音,“娘,我刚刚好像看到谭老爷了。”

妇人抬头,望着渐行渐远的马车,笑着说,“可能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