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明确道途(1 / 2)

宫中的燕帝与荣妃听闻儿子遇刺,心中担忧,急忙出宫去了肃亲王府。

当燕帝知道了燕承明受伤的位置后,有些一言难尽,顾及自家儿子的面皮,也没多说什么,只略微关心了两句。

“我儿可还好?太医看过后可有说那处有无隐患?”

荣妃问得十分干脆,自家儿子伤到的地方位置实在微妙,荣妃娘娘忍不住心中担忧,生怕宝贝儿子被毁了下半生的幸福。

“父皇母妃不必担心,儿并无大碍。”

燕承明僵着脸,有些麻木。伤到的地方实在令人误会,他也没有办法。

“朕听闻你是去了花楼才遇见那女刺客的?”

燕帝有些纳罕,自己这个儿子从小就严肃,怎么会去那等烟花之地?

燕承明有些无奈。

“父皇,儿子也不知道那处是花楼,儿子去的时候见牌匾上写着“风阁”二字,便以为是新开的茶馆,出了事才发现那里是名为春风阁的花楼。”

“看来这是有预谋的针对你的刺杀了?朕已着人去查了,老七你将那女刺客的画像画好便好生养伤吧,此事朕一定严查。”

燕帝神情严肃,心中凝重,都有人来刺杀自己儿子了,是不是哪天就要对自己下手了?此事绝不能姑息。

燕承明表示感动。待燕帝和荣妃走后心中才安定下来。

“果然将这一刀扣在那女人身上父皇才会重视起来。不过这次到底是谁出的手呢?难道还有一方不为人知的势力不成?”

燕承明了解燕承宏,这人虽有手段能力,但是心有些软,此事不大可能是他做的。康南王与燕帝的关系十分隐晦,燕承明并不了解,故而他也没怀疑康南王府。想到有一个隐蔽的势力对自己心怀恶意,燕承明心中凝重,对此事的追查力度又大了几分。

燕承宏还不知道自家老娘搞了大事,心中也有同样的顾虑,十分积极的找起了线索。

木离倒是有些怀疑康南王,毕竟黄皮有段时间热爱听燕帝的墙角,所以他知道燕帝与康南王是一对相爱相杀的塑料兄弟。不过掺和进去势必会多许多麻烦,木离觉得自己还是默默看戏比较好。

宫中的梅妃收到燕承明遇刺的消息就知道事情出了岔子,急急慌慌与卫思颐收拾了收尾,险之又险得逃过了几方势力的追查。

“燕承明那小崽子倒是对自己下得了狠手,也不怕断子绝孙!宏儿心地仁厚,不喜鬼蜮伎俩,此事还是不能让他知晓。”

梅妃有些咬牙切齿,怎么就没让燕承明成了太监呢!

自从这次刺杀事件后,皇帝并各位皇子都加强了自身的防护。也许是因为燕承明差点承受了生命不可承受之痛,可最终都没查出个所以然,燕帝对燕承明颇有些愧疚,一时间对其宠爱更盛。

燕承宏有些焦急,皇帝的愧疚用好了不失为一张绝好的底牌,自己怕是要落后一大步了。与幕僚商议后,燕承宏觉得可以寻求助力。

他心有所属,虽然对方的作为让他有些失望,但他总觉得佳人若是嫁给他定会被他打动,是以燕承宏并不想联姻,那么只能找人结盟了。

木离自从进了学起就在儒林中名声渐起,到如今已是举足轻重。

这些年他出的科举题集对寒门士子来说不亚于再造之恩,足以令那些士子以师礼待之,在士林中地位也不低。

并且他还研究农事,提高了粮食产量,养活了更多的百姓,玻璃、水泥、攻克天花等事之后也有他的身影,在士农工商等阶层聚集了巨大的声望。

若不是木离与燕帝的对话被传了出来,得知这位兄弟毕生所愿是成为功绩卓著,受人尊敬的圣人,不耐权谋之事,怕是燕承宏与燕承明都要夜不能寐了。

燕承宏分析了游离在外的康南王府,永亲王府,渊亲王府与庄亲王府后,首先排除了康南王府,毕竟看那日的情况,燕承佑对萧明珠也是有意的,作为竞争对手对方哪里会支持他。

另外永亲王府也不可取,大哥一向明哲保身,并且手握兵权,颇受父皇信任,不会再掺和进来。而四弟虽生在皇家,却是个奇葩,是个权谋小白,身后势力除了作为父皇心腹的外家就是一群工部官员,是以最好的联盟对象自然是渊亲王府了。

燕承宏有些苦恼,自家三哥地位超然,外家也是清流世家,他并没有可以打动对方的条件,倒是可以将谢贵妃作为突破口,不过谢贵妃的把柄也不是那么好抓的,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

燕帝借着燕承明的手将大部分肥羊褥了一遍后就将目光放到了燕南之地。燕南建制颇大,自古富庶,势力错综复杂,并不好管理,而今燕帝在抄家致富的路上一去不返,便想要动一动燕南这块难啃的骨头。

燕帝觉得燕承宏在临州办的事不错,一回生二回熟,遂令燕承宏暗查燕南局势。

燕承宏心思定了定,有差事做一切都好说,只要自身势力稳固,燕帝的宠爱都是次要的。

燕承宏隐藏身份微服私访,只见风细柳斜斜,烟雨暗千家,燕南景致果然婉约柔美,但此地更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

燕南富庶,多豪族,势力更是复杂,此地官员的现状只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便可概述。

燕承宏如法炮制,先去寻了燕帝放在燕南的心腹,拿到大概资料后就觉得此事怕是做不得了。

南方文风极盛,文臣多出自于此,若是按照自家父皇的期望,他在朝堂上怕是寸步难行。

只是事情也不能不做,想了想,燕承宏将国库不丰,翼亲王下燕南的风声放了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