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完美背锅(1 / 2)

燕承明得知结果后恍然大悟,原来不是冲着本王来的?怪不得查不到线索。

不过本王这次被坑得那么惨,杨家必须要付出代价!还有,明珠提醒得是,不能小看女人,梅妃之处也要加紧防备了。

想到佳人,燕承明神色温柔起来。这次自己受了那么大的罪,父皇肯定会补偿本王吧?到时候就向父皇表明心迹,求父皇赐婚。

兴许情敌的想法都差不离,在自家闭门思过的燕承宏同样想着:

“本王这次背了黑锅,在家关了那么久,父皇定会补偿本王,本王可求父皇赐婚。虽然明珠似乎更喜欢老七,但嫁给自己后就是自己的女人了,能有老七什么事。”

双方都胸有成竹,觉得自己此次定能抱得美人归,已经开始自行想象情敌失魂落魄,痛失所爱的悲惨形象,两人心里美滋滋。

……

木离收到燕承文的传信后,立马回信表示脱罪不可能,捞出来还是可以试试的。

木离分析了一番事情经过后,总觉得张大人的行为有些诡异,就算再怎么宠爱孙女,也不可能就这么轻而易举被自家孙女抄了考题吧?

只能说是故意的!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张大人这么做,究竟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除非他已经泄露过一次,那么杨家公子得到试题就是个局了。

木离遂命人传信给杨家纨绔,将自己的推测告知,只道提前知道了考题肯定是要被罚的,不过他只是受益者,罚得肯定没那么重,只要咬死传播试题不是他干的就行了。必要时,可将张大人拖下水。

那位杨公子左思右想还是不想拖自家未来岳父的后腿,毕竟出了这事,张家孙小姐也只能嫁给他了。

于是他只一口咬定自己既然想凭借这份考题混个进士,怎么可能传播开去,如此说法逻辑不通!反正不可能是自己干的。

事情陷入僵局,杨家也是自己心腹,燕帝不可能在尚有疑点的情况下就判了杨家小子的罪,一时间燕帝左右为难起来。

次日,一大批人纷纷上奏,杨家公子诱导张家孙小姐偷盗试题,必须严惩。另,杨家教导不力要求燕帝做出惩罚。

燕帝被吵的脑壳痛。

此时,木离站出来表示杨家公子得到试题之事尚有疑虑,渐渐将火烧到了掌院士张大人身上。

伤势略好的燕承明和思过回来的燕承宏一看火烧到了心爱女人的外公身上,暗道不好,联手驳斥。心中暗骂麻烦,老四与老三关系一向不错,针对杨家自家三哥能不为老四出头?

一时间朝堂上硝烟弥漫,唇枪舌剑。

燕帝无奈,杨家与张大人都是保皇派,不好保一个弃一个,遂压下所有声音,难得一次独断专行。

杨家纨绔革除功名,永不录用。张大人看管不利,官降一级,可以说是很宽容了。

杨家与张大人各打五十大板,百官有些不满意,不过燕帝登基已久,就算是独断朝纲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燕承明算是跟杨家结了仇,日后要对付杨家,老四说不得就要让老三帮忙,麻烦!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去找父皇赐婚。

御书房外,燕承明与燕承宏两兄弟碰了头,心中都有些不好的预感。

燕帝见两个儿子联袂而来,有些疑惑。

“父皇,儿臣有心仪的女子,想求父皇赐婚。”

燕承明先声夺人,情敌见面,心中门清。

“哦?是哪家闺秀?”

燕帝有些高兴,自己这几个儿子成年后一个个都不想成亲,老四倒是没什么意见,倒是老三老七和老八这几个都是顽固分子。

“父皇,儿臣也想求父皇赐婚!”

燕承宏眼见不好,急忙出声。

“哦?今日倒是双喜临门了。说吧,朕给你们做主。”

燕承明和燕承宏对视一眼,心中咯噔一下,俱都反应过来,不好,两位皇子喜欢同一个姑娘,父皇定会心生不喜,不能暴露明珠!

燕承明噎了噎:

“父皇,儿臣只是先与父皇报备,让父皇先高兴高兴,待与心仪之人两情相悦再劳烦父皇赐婚。”

“儿臣也是如此!”

燕承宏赶紧附和。

燕承明与燕承宏心中同时咬牙切齿,杀千刀的老七(老八)!坏我好事!

燕帝瞧着两个儿子的眉眼官司,直觉有些不对,但也不好深问。待两位皇子退下后,遂命人详查。

燕承佑收到宫中眼线的消息,得知那二位的打算便决定出手,虽然让顾明珠心甘情愿为自己所用更好,但如今再不出手恐生意外。

燕帝的势力在查找两位皇子的心仪对象,燕承佑便不着痕迹得提供线索,还夹带了许多私货。

完成这波操作后燕承佑便坐等燕帝赐婚。

宫中的燕帝收到消息脸色难看起来。

这镇远将军府的嫡女是怎么回事?与如此多的男子有纠葛,周旋在自己两个儿子和燕承佑之间左右摇摆不定,如此朝三暮四,水性杨花的女人绝不能嫁入皇家!

还好老七老八未曾对朕亲口表明意属镇远将军府的嫡女,否则朕要将那祸害嫁祸出去岂不是要伤父子感情?

燕帝再仔细瞧了瞧那姑娘的情史,心中已有决断。

既然那朝秦暮楚的女人与康南王世子关系也不简单,不如就让燕承佑收了这妖女。虽然镇远将军府也是自己一派,嫁个嫡女给康南王府许会增加燕瑾的势力,不过为了不祸害皇家,也只能如此了。

好歹当了多年皇帝,甩锅这种操作不要太熟练!

当下燕帝便下旨将镇远将军府嫡长女顾明珠赐婚于康南王世子燕承佑,言二人天作之合,选定良辰吉日即刻完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